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2024-02-18 17:26:49
中师华图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很多诗词不仅朗朗上口、意境优美,还蕴含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而这些蕴含科技知识的诗词成为近几年常识判断科目考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拉弯的弓箭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具有动能,所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从高处落下应具有动能和势能,故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机械能。

3、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

“暗香来”“花气袭人”都是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4、陆游《村居山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花气袭人”是因“骤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说明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5、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露水的结果。

6、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体)因温度下降凝华为霜(固体)的结果。

7、郦道元《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说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8、“潭清疑水浅”

光的折射:水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9、晚唐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浓阴”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光沿直线传播”。

“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10、毛泽东《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地球赤道的全长为40076千米,所以当你坐在赤道附近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

二、诗词中的化学知识

1、《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就是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也就是生石灰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为CaCO3==CaO+CO2↑。

生石灰正是白色的,洁白无瑕的,清清白白的,作者仔细观察到了这个经典的化学现象,才悟出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作者高洁情操的体现。

2、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用来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把困难的事情做好。

其中的化学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石灰石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也就是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CaCO3 +CO2 +H2O==Ca(HCO3)2

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酸雨(亚硫酸、硫酸和硝酸等)等腐蚀了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jiuyeqiao@eol.cn,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最新动态 更多>
招聘公告&简章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